1)第七百章 悲摧的方游_黄金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见到过华夏人的大船,方游似乎想到了什么,忽然,他看了看手中的木雕,这个木雕的年代达到了明代,那么,应该就是这样了,他的内心突然涌现出一种难言的激动。

  淘宝捡漏,就是看着一件别人认不出的东西,被自己认了出来,那种成就感,无与伦比。

  在距离几百年的明代,确实有华夏人来到过非洲,那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,郑和七下西洋。

  明永乐三年,公元一四零五年,明成祖朱棣命太监郑和率领了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、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,一直到明宣德八年,公元一四三三年,这二十八年间,一共远航了七次之多,史称郑和七下西洋。

 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、苏门答腊、苏禄、彭亨、真腊、古里、暹罗、榜葛剌、阿丹、天方、左法尔、忽鲁谟斯、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,最远曾达非洲东部,红海、麦加,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、美洲和新西兰。

  可以说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,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,后世几百年中,几无人能及。

  在铁利坚,以及欧洲等国没有进入到工业时代之前,明代继承了由唐宋元三朝而来的发达造船术,而四大发明罗盘指南针,以及火炮的发展,更是为大规模的远海航行,提供了安全保障。

  大部分的西方学者都认为,当时郑和所率领的庞大船队,对于世界各国而言,从规模到实力,都是无法比拟的。

  郑和下西洋,最为重要的是宣扬大明国威,除此之外,也是为了扩展朝贡贸易。

  每次下西洋,郑和船队之中,都带有大量的华夏特有物品,如瓷器,丝绸以及钱币,还有部分的书籍,而以此换回或者购买一些华夏稀缺的物品,如象牙,宝石,珍奇异兽等等。

  而且在郑和拜访这些国家的国王,送上华夏众多的物品之后,一些国家也派遣特使或者国王本人,乘坐郑和之船,带着贡品,前往华夏进行朝贡,被众多国家的国王朝贡,让明成祖朱棣享受到了一种身为皇帝的满足感,这也是明成祖如此热衷于让郑和几次下西洋的缘由所在。

  这些国家的人在朝贡过后,依然由郑和派船送回其所在的国内,在送回之时,一同带上船队的,还有明成祖所赏赐的一些物品,这些物品,比这些国家朝贡的要珍贵很多,使得一些国家乐于向明朝纳贡,来换取更多的利益。

  这些物品有华夏特有的物品,同样有一些书籍,这就也可以解释,为什么在非洲本土,出现了明代的关公雕像,因为中年人的几句话语,方游之前的疑问便豁然开朗,顿时他的面上不禁露出了笑容。

  “先生,先生……”正在方游想着郑和下西洋之事时,那名中年人看到方游许久未曾说话,喊了一声没有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b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