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十五章:南亞模式,一张工_国际倒爷,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到金布尔,这感觉怎么说?

  就像来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工业区,杂乱,拥挤,破败的厂房,爬满锈迹的钢铁巨兽,各种类型的企业毫无规划的挤成一堆。

  轻重不分,大小不分,这前边儿还是钢铁冶金,后边儿就是化肥水泥,再后边儿又是纺织食品,还有各类低矮的加工作坊。

  小小一个金布尔区,就这么塞下了上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。

  虽然乱几把搞,可制造能力还是很强的。

  可后来呢?

  一把好牌打了个稀巴烂!

  在ruahu的带领下,货源也很快敲定。

  在一家颇具实力的药企库房,已经集齐了三种原料药。

  阿司匹林,阿托品,奎宁。

  林岭东,也开始言传身教起来。

  捻起一小撮白色粉末,对杨云说道:“这种叫奎宁,是一种很重要的原料药,主要治疟疾,也就是广東话说的打摆子。”

  杨云恍然状,回忆起蒙在被子里满头大汗的场景:“嗯嗯,打摆子就吃这个?”

  林岭东:“对,拿回去加凝胶脱模,做成药片就能卖钱,或者你直接挖一勺吃也能起效,要不你尝尝?”

  杨云果然就捏起一点,放嘴里尝了一下:“呸,呸,好苦啊。”

  林岭东笑了起来。

  “作为一个商人,你必须搞懂很多问题,要了解政策,规则,我们进口原料药不仅节省关税,拿回去包装一下,做成自己的产品,才有发行的资格,能明白吗?”

  杨云似懂非懂的点头:“哦。”

  林岭东:“没事,慢慢来,以后原料药这一块儿就交给你负责。”

  将手上的粉末吹掉,林岭东也是满脸喜色。

  这玩意儿?

  也实在太便宜了。

  国内要6万一吨,到这儿,不足1万块就打发了。

  然而,这也是一款划时代的药物。

  疟疾,在国内俗称打摆子,是一种血液感染寄生虫病,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,发病时浑身抽搐,高热,高寒,而且反复发作,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,只需要几天人就死了。

  而且发病率高,起病速度快,恶化程度快,被誉为丛林噩梦,是一种高危猝死病。

  古往今来,不知道夺走多少人的生命。

  17世纪,一位西班芽传教士在南美洲原始部落,发现了一种名叫金鸡纳的树,树皮碾成粉末服下,便能治疗发烧和疟疾。

  这种药流传开来,命名为金鸡纳霜,或者金鸡纳碱。

  之后,一名瑞典医学家,从金鸡纳碱中,成功提取出抗疟的有效物质,命名为“奎宁”。

  在整个19世纪,贯穿一战二战,奎宁和阿司匹林,都是最为重要战略物资,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,抗生素与抗疟的有效进步,甚至改变战局。

  但当时的奎宁有个硬伤,和马来酸一样,大多数的化学药都是从生物药转变而来,蛇毒你能采多少呢?始终产能有限。

  从动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b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