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五章 去意已决_重启激荡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(刚上推荐就被举报,第四章404。第四章主要讲傅松跟开发区管委会刘主任之间的交锋,在傅松的步步紧逼威胁下,刘主任无奈答应给他调整工作。)

  前世因为懵懂无知,傅松被刘主任连哄带吓踢回老家营县,在一所乡镇高中当了几年的普通老师。

  在80年代,他这样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去乡镇高中当老师,绝对是屈才了。

  所以他不想去,但他更不愿留在开发区管委会。

  一则他已经得罪了顶头上司刘主任,再留下来就惹人嫌了,时不时地被穿小鞋,跟上司斗智斗勇,真没意思。

  二则他很清楚留在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本没有发展前景,即使没有眼下的糟心事,他也会想尽办法离开这个烂泥坑。

  去年第一批确定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,有11个城市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,这些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对象各有侧重。

  比如,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面向东北亚招商引资,重点是东瀛,其次是宝岛,90年代中韩建交后,南韩后来居上。

  但怎么说呢,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了一副小姐的身子,最后却活成了丫鬟的命。

  傅松记得,整个80年代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几乎没有引进过多少外资,到了90年代,开发区招商引资跟计划生育并列成为了全市的老大难问题。

  为了解决开发区招商引资难这个问题,市里想尽各种办法,甚至连公务员摊派这招都用上了。

  从全市的一把手到乡镇最基层的办事人员,有一个算一个,必须都得跑起来。

  傅松这个在县级市里工作的高中老师,都领到了任务和指标。

  直到2000后,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刺激,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才算有了起色,先后引进了富士康、斗山、lg通讯、生物制药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的骨干企业。

  算算时间,从1984年开发区成立一直到2001年,过去了整整十七年时间。

 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,事业期是短暂的,能有几个十七年?

  最多两个!

  不想回老家当高中老师,又不想继续留在开发区,那么去哪呢?

  住院期间相当无聊,傅松每天都看报纸打发时间,直到前两天他在沐城晚报上看到沐城大学的消息后,他终于给自己找到了出路。

  去沐城大学当老师!

  从报纸上得知,去年年初,为适应沐城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沐城市领导班子提出要在本地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,得到了省、部以及更上一层领导的支持。

  去年5月份,教委正式批复同意,由教委、省、沐城市联合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。

  别看现在沐城大学连个影儿都没有,可傅松却知道三十年后沐大还是非常牛逼的。

  作为沐城市的亲儿子,还是老幺,沐城大学被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b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