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做人留一线_重启激荡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寻找实用性专利,将其买下来,然后根据专利生产相应的产品销售,这种方法连傅松都没想到。

  当然,这些年他也通过远景集团和各种离岸公司,在世界各地搜刮各种专利,但他买专利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生产产品,而是为了研判技术发展方向并积累技术。

  所以,他买的大部分专利并非产品发明专利,而是方法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。

  所谓方法发明专利,是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问题而创造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过程,比如炼钢方法、印刷方法、通讯方法等。

  所谓实用新型专利,是对产品的形状、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。

  而产品发明专利,是用发明人所提供的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直接生产的产品,比如电灯、电话、机器、设备、仪器仪表等。

  苏妍买的专利就属于后一种,买来后不需要改动或者只需要进行少量改进,便可以照猫画虎,直接生产相应的产品。

  傅松也不得不承认,苏妍这个女人还是蛮有商业头脑的。

  尽管他不清楚苏妍的这个计划能否成功,但至少算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吧。

  实际上,他觉得这事儿成功的概率还是有的,而且还不小。

  专利产品和普通产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凝结了专利技术,不仅在功能上有所改善,而且听起来也会让消费者感觉高大上。

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一双普通的袜子卖一块钱一双,但如果使用了某种专利纤维,纺织出来的袜子具有良好的防臭功能,一双卖十块钱应该不算过分吧?

  别人会不会买不知道,但傅松肯定会买来穿的。

  更何况苏妍为了节省生产成本,只买专利,利用内地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产品,然后将产品出口到国外。

  这一进一出,利润绝对小不了。

  傅松道:“其实,国内也有不少不错的专利可以挖掘。”

  早在1984年,大陆就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《专利法》,虽然实施效果极为感人,但有法可依总比无法可依要好。

  尤其进入90年代后,因复关需要《专利法》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,不管企业还是个人,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越来越深入,越来越重视产品专利的申请。

 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重金申请的专利证书却不知如何运用,专利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和推崇,专利产品的价格却不如会打广告的隔壁老王。

  不止别的企业,远景集团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。

  专利申请了不少,也花了很多钱,但最后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,就如同重金购买了一把利剑,明明可以披荆斩棘,却拿来削水果,大材小用,甚至大材不用,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。

  只要有需求,就会有创新。

  大部分专利并非凭空出现的,相当一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b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