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1章 开学啦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咯咯哒,咯咯哒。”听见母鸡下蛋的叫声,悠悠赶紧抓了把秕子跑出去,撒出去的同时还带着空间里的配方饲料,要不这些鸡下蛋能这么勤。

  “姥姥,是个带血丝的。”悠悠拿着鸡蛋让姥姥看。

  “不能啊,哪个鸡下的?”姥姥问。

  “那只。”悠悠指着一只芦花鸡对姥姥说。

  “二奶奶,您家的鸡撩蛋啦。”姥姥高声喊。

  二奶奶闻声从她家出来,走着说着:“就喂这几只鸡,下蛋晚不说,还去抢你家的鸡窝。”

  姥姥把鸡蛋递给二奶奶,“别说还真是,人爱凑堆难道鸡也喜欢扎堆。”

  悠悠在心里说:想什么呢,还不是在咱家吃食吃习惯了。

  正月十八村里的小学开学,十七上午妈妈和另外两名老师就到学校做准备。

  村里的学校建在防台上,防台在牛屋的西面,比牛屋顶还高出一米多,得有七八米,比村里人盖房子的岗子还高,和黄河大堤不差上下。

  防台上面近2000个平方米,有三亩大小,是国家给滩区群众建的防洪设施。

  防台上建了两排房子,每排十间房。学校在前面的一排,一个教室两间房,共三个教室。

  村里的小学只有1到3三个年级,4、5年级的学生去黄河大堤外的周楼村小学。

  三个教室在西边,中间的2间是教师的办公室,东头的2两间是孙老师的住房。

  孙老师是公立教师,县师范毕业,也是韩屯小学的校长。除了管理学校外,还负责教二三年级的算术课。三十多岁的她带着三个孩子,大女儿8岁,小儿子才3岁,她爱人在部队是个连长。村里给她提供蔬菜和柴禾,自己开火做饭,学校放假她就带着孩子回家住。

  学校的另一个老师姓石,五十多岁,和悠悠妈妈一样,也是民办教师。石老师出身富农家庭,是解放前的老初中毕业生。他教一年级的语文和算术并兼着二三年级的书法,主要是学写毛笔字。家在西边邻村石庙,距学校一公里远,石老师在家吃住。

  悠悠妈妈教二三年级的语文,兼着三个年级的音乐和美术课。

  后面的一排房子东面两间是磨房,其余的放着生产队的东西,磨房前面的空地上有一盘石碾。

  村里喂了十六头牛和两头驴,比别的生产队养十头牲口的多了快一倍,可是韩屯村耕地较多,牲口还是有点紧张。

  幸亏韩屯村每年上交的公粮数量多,在县里出了名,奖励了一台拖拉机。两头驴就用来给社员拉磨,每天安排四户,十来天安排一轮,这在整个公社也是少有的福利,深受全村群众特别是妇女的欢迎和感激。

  这两年虽然有了打面机,但每斤需交一分钱的加工费,这个年代缺少油水,人们的饭量都大,壮劳力一天最少二斤,一家五六口人,平均得七八斤粮食,要是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b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