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二八章:归去_押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方以智所想到的实验方法是用大小不同的木块测量两次,第一次放一块木块,第二次把再原来的木块加上去,如此,按照沉清云所说的浮力原理,如果两次木块的重量比等于下沉的刻度比,那么就可以间接证明浮力原理是正确的。

  方以智家学渊博,是知道比值这样的数学问题的,只是他不会西学的表达方式。

  窑场里祝仲通、李老六、沉清潭、沉狗儿等人正在忙碌,见沉清云过来,立刻远远的打着招呼,心里却暗叹四人公子如玉。

  到了李老六跟前,李老六急忙行礼,随即方以智就说出了他的想法,四四方方的画好刻度的木块。

  有沉清云在此,李老六自然应允,拿起锯、刨,墨头,短尺,捡了块方正的木头做了起来。

  李老六做模具久了,技术熟练,木块又没啥技术含量,只是一会儿便做了两个,然后比量着木尺用短匕刻了刻度……

  随后沉清云、方以智、王介之、管嗣箕四人回到了沉清云的院子,然后又让柳如是到前院拿了小称,拿了纸笔……

  称好重量,再把一块大木块放入水中,记下刻度,然后再把小木块放在了上面,然后方以智弯下身子记下了刻度。

  随后便开始计算,结果当然对不上号,两次木块的质量比越是二比三,而浸入水的刻度比越是二比三点一。

  “这个原理看来是对的!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两块木块厚重不同,沉清云是不是这样?”计算完毕后,沉思了一下,王介之说道。

  “还有一个原因,水会浸入木中,增加木块的重量。”

  “沉兄弟说的是,你认为可还有其它的原因?”

  “可能还有风的因素,观察的角度可能也有影响。”

  “观察的角度?”

  “我觉得平视才更准确。”

  “额……”

  闻言,看着一大盆水,方以智犹豫了一下。而就在这时,方福与书童抬着一个高大的西洋钟费力的挪了进来。

  一边费力的挪着,方福一边喊道:“公子,公子,城里没有百丈的长尺,只有十丈的,小的买了十个。”……

  ……

  接下来的时间里,方以智、王介之、管嗣箕就着手准备实验,选取地点,连接木尺,谁在崖上,谁在崖下,记时信号之类的,准备好这些整整用了两天。

  而后的测量自然也不如意,数据的相差很大……

  这在沉清云意料之中,这其实也是西学虽然还没发展到这个地步,沉清云却要假托西学的原因,因为很多东西在这个时代是不好测的,不好展现的。

  不过方以智喜欢物理,又喜欢究其原因,王介之喜欢求真务实,两人分析原因后也知道这是观测的缘故,但两人还是一遍遍的从山崖上抛着铁球,以求用大量的数据求的一个近似值。

  这样的实验其实最累的乃是方福与方以智的书童,因为两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b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